分类目录归档:互联网相关

收到口碑邀请

这个标题表述了一个客观事实:我今天收到了博狗的口碑广告邀请。
这是一个好问题,那么需要慢慢地说来。

1、为什么会在博狗有帐号?
原因有三:
1)想要检验一下自己的博客质量如何,那么此类网站服务的定价多少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;
2)“博邻”对于自己架设站点的博客而言,无疑是一个“去孤岛化”的好帮手;
3)博狗网在夏季送T恤,好几个朋友相约,一起参加这个活动。

2、收到口碑广告邀请的心情:
先是很激动,这样的事情毕竟头一次遇见;
然后就是很纠结,究竟是应该写这个口碑广告呢?还是应该放弃?这是一个问题。

3、收到的口碑广告是什么?
是关于一个网站“是我的”的测评。
坦言,这个网站去看了一眼,纯主观印象已经很不好,估计写起来也没什么好话说的。
当然,RSS的聚合作用倒是发挥了,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离开——这个“离开”应该不是被吓跑吧?
默认首页上,呈现的诸多“热门”标签,放在门户网站上可以理解,放在这里,多少有些不搭调。
已经有朋友写出了关于此的口碑体验,可以参考这里,相信不用很久我的Google Reader会输出更多同类文章。

4、究竟是写?or 不写?
答案无容置疑:不写。
首先需要明确,如果没有各类feed广告、口碑广告等等“blog营销”手段,我是否会写博,毫无疑问,我是会写的。可能这过程中需要时间成本、金钱成本,但因为乐趣才去写的,而非盈利。如此想来,很容易就会放弃驱邪广告的念头。

5、该投什么样的口碑广告?
个人以为,“是我的”显然不够明智,这样的网站通过“博客口碑”进行营销推广,显然用到了负面口碑上去。口耳相传的力量是巨大的,一个人写出来,会在一个特定的圈子内进行传播,而一个人的观点有多少会影响到他人的印象,那么和有可能出现“恶评如潮”的状况。不知道“是我的”打算如何定位自己的用户群,如果作为一个所谓“web 2.0”站点,那么经过博狗口碑的一番宣传之后,也就不用多说了。
(注意:本段纯属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)

第一次接到“口碑广告”,虽然最终不会去写它,但心情是愉悦的,这样也就足够了。

在线文档和电子表格

不得不承认自己对Google的产品有着十足的兴趣,虽然不至于成为GFans,但保持着对其产品的热忱。

比如说,Google的“文档和电子表格”,昨天默默地对它进行了升级。

20070628-1.jpg

今天登录进去一看,果然改进的很好。侧边栏的改变,显然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,同样,加载速度较之前有了显著的提升。

20070628-2.jpg

在线产品的优势是显著的,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查看和处理,而同样一个文件,存储在可靠的网络供应商的服务器上,显然要比存在本地来得更为靠谱。

在想一个问题,Google的多数产品的为什么自己一用就会喜欢上呢?或者说,对于同类型由其他站点提供的服务,丝毫没有想要体验的欲望。Google Reader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在线RSS订阅站点一圈用下来,包括最新进推出的“鲜果在线”,都没有想用的冲动。

PS:今天上午体验“鲜果在线”,反复出错,有些失望,希望提供服务稳定性。这句话,对于Google也同样适用,这几天Google Reader也在出现不更新等问题。而Gmail长久以来的诟病就是不够稳定,偶尔会来一个“Error”给用户看,但优势也是无法掩盖的:收发响应速度极好。

谷歌热榜又有新动作

当初谷歌热榜发布之时,各方评论争论不休,甚至后来的PR事件也是沸沸扬扬,那么今天谷歌黑板报上官方说了热榜有了新的变化:

1、谷歌热榜推出月度热词功能
2、为你的博客定制心仪的榜单–谷歌热榜发布“即时贴”功能

这一点上看,说明谷歌在“变”,有创新就是好事情,即便是一些小的改变,也要比停滞不前好上很多的。

但同样退一步说,我是没有想出来在blog上放个“热榜榜单”有什么具体的意义,至少对我是不需要的一样功能,当然不排除有朋友需要,否则谷歌也不会推出此服务了。

说到“即时贴”,在google也不会是第一次有了,我正在用的就有google reader的share输出功能,这个倒是有些意思的,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一些订阅与朋友分享,而且这是可通过RSS订阅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自己可以体验一下“把关人”的乐趣:)

今天端午佳节,祝你节日愉快!

默默地都没了

这个星期中,最让人觉得沮丧+无奈的事情,莫过于flickr不能用了。这样真的不好,为了一点事情,将整个图片的域名统统封掉,最大的后果就是,所有引用其中图片的blog,一夜之间就会发现自己的blog上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叉叉,这显然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。

经常去看的 ★在寂静的行星之上★ ,blog主人一气之下把blog给暂停了,RSS最后输出的最后一篇日志是:

20070610-1.jpg

现在再去看该blog,就只剩下一篇文章了……

网上骂声一片,keso撰文痛骂了一通,当然,方法总比问题多,解决之道也不是没有,这个也不错,不过这其中被逼的那份无奈尽显其中,似乎只能是权宜之计。

貌似国外做得好的“用户制造内容”的网站最终都难逃被墙的命运,wikipedia,wordpress,technorati,my oprea,统统不能访问了;sourceforge现在似乎可以了,live space绝大部分可以的,blogspot处于抽风状态,时刻可能再次无法使用;而现在flickr也难逃此劫。

这下国内的同类服务商该乐了吧,也确实,一个大好机会,值得打一场翻身仗。

接下来会是谁被墙?FeedBurner?google reader?

难道以后上网,都需要用代理了?

来去自由:账户的注册与删除

< 本文带有牢骚性质,阅读前请慎重考虑 >

这个问题在互联网服务中(甚至不仅局限于互联网领域)已经由来以久了:无论“来”,即注册账户,或是“去”,即删除账户,都是一门“学问”。

前者的学问在于,如何让用户以最为便捷的方式完成注册流程,而对服务商而言又可以获取到最为关键的注册信息,这其中牵涉到注册表单内容设计与优化、表单页面排版与设计等等,甚至会有注册邮件是否可以准确送达之类的技术要点。后者亦不简单,账户的删除则意味着其内的信息数据全部会从系统中抹去,那么足够的用户权限确认,则显得尤为重要,当然在服务条款中也必须有这部分的相应说明以避免纠纷的发生。

在中国的互联网服务中,大抵都会注意到前者,也就是“账户注册”这步,而且有不少服务商的设计都是很不错的,在用户体验这方面做得较为优秀,比如豆瓣、Feedsky等等。坦言,这步理应做得好,因为这是门面,用户在体验该互联网服务时,这是他跨出的第一步,如果连这一步都让其陷入了无尽的眩晕与混乱中,那么不就是在无形中将用户拒之门外?

但在“账户删除”这一点上,很显然,国内很多服务商的想法就很保守了。我们会发现国外诸多服务商都会有“删除账户”、“取消服务”之类的选项,原因很简单:当我不需要你的服务时,我希望我将曾经在这里留下的任何数据全部删除。往大了说,这是对用户的一种尊重。可以举出很多例子的:MSN Space可以将空间删除,blogger也是可以将blog删除,yahoo.com也可以。反观国内,邮箱服务一般是会说明多少个月不登陆就需要激活,再过多久仍未登录则会取消账户,但可惜的是,这是系统的设置,而非用户拥有的主动权利;blog服务商则一般都是不允许的

如果说运营商这样的“来得容易去得难”是为了留住用户、提高流量,可能有失偏颇,但相信这将会是起一个主要的出发点。很可惜,退一步说,这是对于用户使用体验的一种莫大不尊重:我都不想用了,你干嘛依然存着我的数据?何况,很显然一点,不想用你的服务,无非是两种可能:1、你做的太烂;2、有人比你做的更好。无论是这两种中的哪一个,一旦出现在用户的脑海中,那么他要走,都将会成为定局,如此“死缠烂打”,只会让用户更加反感,甚至怀疑你是手持我的数据,在要挟我。

合理、稳定、安全的用户注销机制,对于一个在意用户体验的运营商而言,重要性是不言而喻,值得花些功夫细细研究的。

即来之则安之,这话是对用户说的;好聚好散,则说给运营商听要来得更为适用吧。

P.S. 这点字是分散在几日凌晨断断续续写的,在六一儿童节凌晨post,祝节日快乐,永葆童心!